“急病求西医,慢病找中医”是很多人对中西医的刻板印象,然事实却并非如此。在数千年历史长河里,中医发展了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,也打造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诊疗体系,在急症诊疗方面建树颇丰。

历史上经典名方久负盛名但如今却鲜为人知,中医药文化亟待传承发扬。在《中医中国》第二季《明方解析》中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医大师、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张伯礼受邀现身新华社(CNC)演播室,解析经典名方、传播中医药文化。

擅治急症是中医药固有传统,中医四大经典之一《黄帝内经》就有一些关于急症的论述;晋代葛洪的《肘后备急方》记载的口对口吹气法,远远早于现代医学的人工呼吸;唐代孙思邈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中孙氏首创的葱管导尿法,与现代导尿术仅有工具差异,堪称世界医学之最。

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《伤寒杂病论》的很多理法方药,也广泛应用于临床至今。在诸多传世的中医药急救方剂中,安宫牛黄丸是最负盛名的急症良方之一,被奉为“三宝(安宫牛黄丸、紫雪丹、至宝丹)”之首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安宫牛黄丸有镇静、抗惊厥、解热、抗炎、降低血压、降低机体耗氧量等作用。

2002年香港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刘海若车祸重伤,在其治疗恢复过程中,安宫牛黄丸发挥了重要作用,一时间名声大噪。

针对这一著名的中医急救药,张伯礼院士从历史渊源、配伍组方、药理机制的角度,通俗易懂地将安宫牛黄丸进行科学解析。同时,他也特别强调中医讲究“有是证,用是方”,切勿将急救药当作保健品来用。

历史上中医学的发展和突破,很多都是以急症、传染病等为契机,治疗急危重症是中医真正的优势。近百年来,中医急症式微,但在临床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《中医中国》名家访谈 _ 中医不是慢郎中,张伯礼院士解读中医急症

张伯礼院士在访谈中提到,中医急症为人类健康作出卓越贡献,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,我们继承的同时,也要推动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,提高临床应用水平。同时,还要加强对中医药文化传承,增强文化自信。

一部中国医学史,全方位覆盖了人类医疗需求,凝聚了历代医学世家的智慧,是国人和各类病症斗争的结晶。作为中医药文化的记录者与传播者,《中医中国》携手医学专家、药学专家、中医药名企等业内权威人士,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,打造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历史影像资料,推动中医药文化全球影响力。

mksport体育